2025/5/13(二) 美中休戰 90 天 最後的利多?美股散戶嘎機構 台股信心未恢復?【早晨財經速解讀】
- 「我們是標準的週期投資者了,不管是長期的景氣投資,還是短期的情緒投資,永遠我們只願意在市場上悲觀的時候來入場,所以現在一樣抱持看多不做多的心態。」
- 「頻繁的交易哦,總會讓我們誤以為自己在積極管理資產哦,但實質上,它是在過度干預一個需要時間醞釀的過程。」
- 「行情永遠都會存在,景氣週期永遠都會存在,情緒週期永遠都會存在,可是呢有時候時間一拉長,你發現哎,那些帶動你的資產部位創高的個股,經長得不太一樣了。」
Mind Map
三句話總結
- 美中關稅戰意外休戰並大幅下調關稅,推升股市急彈,特別是大型科技股市值暴增。
- 雖然休戰提供 90 天緩衝期以鞏固供應鏈,但潛在貿易對抗仍存;本輪反彈主要由散戶買盤與企業回購驅動,情緒已從悲觀轉向貪婪。
- 川普發布大砍藥價行政命令,要求美藥價不得高於其他富裕國家,雖可能壓低美國藥價,卻也恐促使藥廠拉高其他國家價格,衝擊全球藥業及健保系統。
投資建議
週期操作原則
- 身為週期投資者,只在市場悲觀時進場。
- 目前抱持「看多不做多」的心態,觀察反彈能推多遠。
- 即便股價開始休息也屬正常,因乖離已由極度悲觀轉為樂觀。
- 現階段不需急於追高。
市場節奏與風險控管
- 可理解基於未來景氣預期換回現金的做法。
- 當前更需留意「利多鈍化」的風險。
- 若要推動行情續進,需出現遠超市場預期的新利多。
行為建議
- 與其高頻進出市場,不如放慢步調、降低投資頻率。
- 市場情緒過熱或極度悲觀時,才是佈局或撤退的關鍵時點。
- 不要過度干預需要時間醞釀的過程。
- 長期投資者應順應景氣週期,掌握關鍵時點進退場。
- 降低投資頻率、拉長判斷時間,可減少情緒干擾。
全球市場動態
美中關稅
- 印巴與烏俄衝突趨緩,美中關係有望和解。
- 美國將對中商品關稅從 145% 大幅下調至 30%,中國則由 125% 降至 10%。
- 美方針對中商品總體有效關稅仍高達約 50%。
- 90 天緩衝期內,其它國家對美課徵 10~15% 關稅的協商進行中。
- 多數貿易逆差國 (荷蘭、香港、澳洲、巴西等) 關稅底線約為 10%。
- 中型順差國 (越南、台灣、德國、南韓、日本等) 可能被要求讓利,稅率約 10~20%,或採配額制。
- 加拿大與墨西哥受 USMCA 保護,關稅維持原狀,廠區移往兩地的可能性高。
- 90 天後,中國輸美產品勢必減少,產能將轉向歐洲與東南亞市場。
全球藥價與政策效應
- 川普推最惠國藥價政策,全球大型藥廠股價重挫。
- 藥廠可能藉提高海外價格來抵銷美國降價,維持毛利率。
- 台灣、日本、韓國與歐洲各國藥價可能被迫提高以補貼美國市場。
汽車與歐股
- 關稅戰影響全球車市買盤觀望,等待協定是否促成車價調降。
- 歐洲 Model Y 即將上架,歐股創歷史新高,台股漲幅略落後。
美國市場
美股
- 四大指數:道瓊 +2.8% (42,410)、標普 +3.26% (5,844)、納指 +4.35% (18,708)、費半 +7.04% (4,780)。
- 美股週一大漲,大型科技股市值暴增近 8,000 億。
- 納指 100 自 4/2 低點反彈逾兩成,進入牛市;標普 500 收復所有跌幅。
散戶與回購動能
- 市場情緒偏高,恐懼貪婪指數從 62 升至 66,進入貪婪區。
- AAII 散戶看多比例由 20~21% 升至 29.4%。
- 散戶逼空格局明顯,連續 21 週淨買入,創金融危機以來最長紀錄。
- 散戶逆勢加碼科技股至今,普遍不信華爾街報告,只信川普「投顧」。
- 美股上漲主因:散戶買盤與企業回購。
- 4 月回購金額達 2,338 億美元,全年估近一兆。
- 蘋果與微軟合計動用 900 億美元回購。
稅收與經濟面
- 美國對中有效稅率仍達 50%,含貿易戰稅、基礎關稅、芬太尼與 301 條款。
- 90 天內企業強化供應鏈、儲備資源。
- 川普意圖打開中國市場,特別是金融與數據網路領域。
- 美國港口出現塞港潮,反映進口急升與囤貨效應。
- 美國藉施壓中國,成功對其他國家徵得 10~15% 關稅。
- 4 月海關稅收達 163 億美元,創歷史新高,預期後續幾月快速上升。
- 美國貿易與經常帳赤字近期創高,預估 90 天後可緩步收窄。
- 川普改革改變資產負債表,關稅水準仍高於其上任前。
- 通膨短期不會反映,因囤貨與油價下跌恐造成下半年通縮壓力。
- 高盛調升 GDP 預估,S&P 年初至今僅跌 0.6%,反彈迅速。
藥價政策與醫療體系
- 川普實施最惠國藥價政策,預估藥價降幅達 30~80%,降低醫療費。
- 美國人均處方支出為 963 美元,為其他國家兩倍以上。
- 相較德、加、日顯著偏高,更遠高於英、瑞典等國。
- 美國藥價自由定價缺乏管制,導致用藥成本居高。
- 美國為全球最大藥品消費市場,亦為藥物創新支柱。
- 壓低藥價雖利民,卻壓縮藥廠研發誘因。
- 管理藥價需政府擴大干預,涉及談判、比價、補助、供應鏈整頓等。
- 川普展現右派政府採左派手段的政策悖論。
- 他結合 MAGA 派、科技派與傳統共和右派特質。
台灣市場
台股
- 台股散戶情緒不如美股樂觀。
- 融資餘額增幅低,近兩週增長有限,持續減少。
- 台美散戶情緒明顯不同。
技術面與資金動能
- 台股將挑戰長期均線。
- 台積電 ADR 昨漲 5.93%,站回所有均線。
- 台積電短期突破千元仍有壓力,易遇心理阻力。
- 台股雖樂觀,市場仍觀望,等待第二隻腳。
資金流與補漲機會
- 台股具落後補漲潛力。
- 台幣升值強勁,歐股創高,熱錢有望進一步流入台股。
- 科技股估值修正後回歸,吸引新一波系統單買盤。
特斯拉與車市動態
- 特斯拉平價車 Model Q 可望成為新推力,售價低於 3 萬美元。
- 台灣吸引力取決於貨物稅是否調降。
健保與藥價挑戰
- 健保署早採國際比價壓制藥價。
- 川普藥價政策將導致藥價全球上升。
- 台灣可能需花更多錢買藥、延遲給付或砍藥單。
- 藥單縮減為最可能結果,價格太貴則不進口。
- 台灣市場規模小、藥價低、談判力強,恐被藥廠邊緣化。
- 恐影響部分藥品進口,對國人不利。
皓哥笑話
27:36 半小時停一次電
- 之前有一對情侶到郊外去投宿
- 住宿旅館的老闆就告訴他們:「請多包涵,因為這個城市電力不夠,晚上經常會有停電的現象。」
- 哦,那這對情侶沒想到,完全不介意,反而覺得很刺激,那就約好只要停電一次,他們就親熱一次這樣子。
- 那果然到了晚上,那每隔兩個小時就停一次電。
- 幾次下來,哎,變成一個小時,後來又變半小時,又停一次電。
- 哇,男朋友身心俱疲,那等女朋友去洗澡的時候,他趕快跑出來跟那個旅館老闆商量:「哎老闆,我多付一點錢,你幫幫忙,四個小時再停一次電好不好?」
- 那旅館老闆很為難:「可惜你來晚了一步,剛才你女朋友趁你洗澡的時候,已經多付錢,條件是每半小時就停一次電了。」
- 所以,頻繁的交易,總會讓我們誤以為自己在積極管理資產。